高标准农田项目相关政策及申报要点梳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因区域而异,依据不同建设目标、重点、能力,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和青藏区七个区域,制定基建标准和农田地力标准参考值。重点是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目标。
高标准农田申报要点
(一)申报范围
重点区: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限制区: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区域。
禁止区: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
(二)申报条件
1. 符合农田建设规划,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等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藏粮于地 化“碱”为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方面。开发利用盐碱地这一“潜在粮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盐碱地总体现状如何?治理盐碱地主要难在哪些方面?综合利用盐碱地,盐碱地农产品产业如何提升产业化水平?本期对话邀请梅旭荣、胡树文、段勇两位专家和一位地方负责人就相关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梅旭荣:盐碱耕地是我国当前中低产田的最主要类型之一,相对条件较好,其中较大面积的轻中度盐碱耕地可治理且得到有效治理后有着较大增产空间,在已有水资源保障条件下提质改造,亩均可增产 200 斤以上,对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意义重大。
胡树文:盐碱地治理的瓶颈在于盐碱土结构差导致水分入渗率低,大部分地表水被白白蒸发掉了,水分下渗洗盐效率低,引起的耗水量大、治理周期长、成本高等。近年来,我国对于盐碱地问题格外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和项目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农业补贴等方式,推动盐碱地治理。此外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参与盐碱地治理,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优惠税收、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段勇:“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之间的最优解,就是协同发展、互相促进。 “以种适地”就是选育优良品种,运用良种、良机、良法等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地适种”就是加强盐碱地改造提升,提高地力。在抓好育种、种植、推广的同时,还要抓好水系联通、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0311-83051179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