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1184728480,1154906112

电话:0311-83051179

河北省阜平县: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动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2/20     点击数:327
阜平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太行深山区,管辖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总面积2496平方公里,人口22.77万。是新中国成立动员令、新时代脱贫攻坚动员令发出的地方。特点是“四区”:一是“革命老区”,著名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二是“国家原深度贫困地区”,自“八七”扶贫攻坚开始,就是国定贫困县。三是“太行深山区”,阜平为全山区县,山场面积326万亩,人均水浇地不足0.5亩,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四是“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50.03%,植被覆盖率80%以上,是保定市最绿的地方。

基本情况
建设史家寨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是阜平县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2021年,经过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阜平县确立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京津冀地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一城三区一基地”发展定位,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构建新的“1+6+4”发展体系即: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发展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全域旅游6大富民产业,努力构建以光伏为引领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导的绿色建材、以预制菜为主要方向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和以资源再生利用为主的4大强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2022年10月8日,阜平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近十年,阜平县大力发展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全域旅游等六大富民产业,并不断扩容提质延链,形成了“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史家寨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就是其中一个的缩影和典型代表。

图为河北阜平县高效林果基地
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一是硒鸽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模式,在凹里园区统一养殖,聘请野谷集团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依托京东集团和野谷集团,遵从“药食同源”的传统文化,对鸽产品进行销售;凹里硒鸽产业基地共投放种鸽15万对,年出栏86.4万只,年销售收入(乳鸽、鸽蛋和鸽粪)1994万元。二是食用菌产业。建设4000平米恒温养菌车间,单次养菌能力150万棒。改造食用菌大棚89栋,改造后的大棚出菇环境明显改善。按照“六统一分”管理模式,由农户分户经营管理,注册“老乡菇”商标为阜平县食用菌统一品牌,“阜平香菇”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食用菌产量较2021年增加了120吨,产值增加100万元。三是高效林果产业。史家寨智慧果园占地面积2426亩,种植面积1650亩,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科学技术投入,实现对全年气候实时监测,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调配人工、机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智慧化管理,盛果期优质果品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四是带动增收效益明显。食用菌产业及智慧果园共流转土地1568亩,涉及455户,户均增收7180元;硒鸽产业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食用菌园区带动93人就业,年人均增收3.4万元;智慧果园带动147人就业,年人均增收达9428元。
通过对示范区特色产业扶持,示范区内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增长27.6%,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3.8%)。
(二)生态效益。示范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一是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智慧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种植果树及人居环境整治栽种绿化树木等,共增加绿化面积3000多亩。二是助力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通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种植产业和规模养殖为基础,以有机肥处理转换为关键环节,形成闭合的绿色循环经济体,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有机肥料又能提高土壤固碳增汇的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是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绿色循环农业结合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可以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持续改善村庄居住条件,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绿化环境,农村精神文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社会效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一是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促进了无公害林果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既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又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性、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增强了职业务农的理念。改变的史家寨乡农民的生产劳作方式,农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突出,生产作业观念也得到更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繁重的劳动强度,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三是筑牢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基础。田园综合体与农旅综合体规划都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有效补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之一和重要抓手,史家寨乡规划建设1个采摘观光园和1个农耕文化体验区,可以把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乘法效应,为以后打造田园综合体夯实基础。

阜平县食用菌基地
创新做法
阜平县史家寨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通过科技、管理、外引内培三结合创新做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进档升级,推动了绿色循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快速发展。
(一)坚持“科技融入”驱动产业升级。坚持科研在产业基地开展、成果在田间地头转化。菌棒生产基地的恒温养菌车间和食用菌种植基地棚室改造在攻克养菌难题、助推产业效益大幅提升方面走在了食用菌产业的最前端;高效林果基地的智慧农业项目对果树生长要素的全方位监测,实现了在规避气候风险、果品存储运输、科学节水节肥等环节的精准把控;硒鸽养殖基地购置选购“天翔一号”原种鸽并聚焦产业元素配套车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品种改良的同时,实现了产业各环节效益的最大化。
(二)坚持“六个+”创新管理助推物阜民康。示范区坚持“政府+企业+科技+基地+金融+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政府负责征地和水电路配套、政策支持、引进资源等内容,宗旨是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群众就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企业负责承包经营、包括原材料进购、产品销售等环节,专家负责科学技术指导服务,现有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食用菌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多种智库合作渠道,基地统一管理,主要集中于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核心环节,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农户贷款资金承包,保险公司提供农业风险兜底的相关保险产品。农户通过务工获得收入,此外农户还可以个体承包经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收入。
(三)坚持“外引内培”提供发展人才动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是引进外部人才,阜平建立起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各大科研院所长久合作,成立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阜平产业研究院和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高端人才精准聚焦产业需求出谋划策,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培养本土能人,示范区建设吸引了和培育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在外务工人员,分散充实到各产业、各行业中去,涌现出一大批致富能手、产业专家、管理人才,乡村发展的各要素、各环节都有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经验启示
河北阜平在建设史家寨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点经验,分别如下: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政府主导十分关键。要摆脱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约束,实现绿色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手”的作用,通过政府计划、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保障、引进社会力量等,搭建起政府与农户、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合作联结的纽带和桥梁,形成了“政用产学研”农业产业创新应用体系,逐步培育起产业集群,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用好人才技术资源。人才和科技支撑是保持产业兴旺可持续、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和源泉。近年来,阜平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充分用好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积极对接包括河北农业大学在内的国内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进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科技人才组建了专门技术服务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着力培养造就了一支本地化专业人才队伍,激发了本土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至上为落脚点。鼓励农户通过直接参与产业经营增加收入。提升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务工就业岗位。通过织牢织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绿色循环产业对所有脱贫户的全覆盖,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循环经济大产业格局,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将涉农行业、同区域企业间的设备、材料、投入产出进行整合,实行资源互补,形成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来源:中国农村网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0311-83051179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