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1184728480,1154906112

电话:0311-83051179

杨双牛:“拓荒牛”的“英特纳雄耐尔”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6/8     点击数:2156

    

    杨双牛,是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河北邢台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富岗集团董事长,被誉为“大山里的拓荒牛 ”。他是改革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企业家,中共十六大代表,全国劳模,省管优秀专家,河北“两学一做”的榜样。当年他请来农业科学家、现代愚公、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帮助岗底村改变荒山、培育出富岗苹果等一系列“硕果”,领着乡亲们拓荒脱贫,现在他又带领着乡亲们组建的企业集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走出一条农产品的现代化品牌之路,在小山村里唱响了自己的“英特纳雄耐尔”。

 

    杨双牛热情、开朗。他给大家讲当时光秃秃的荒山如何变成现在满山的果园,讲李保国老师如何到岗底村、又如何让一方农民脱贫致富……随着他的讲述,我们也渐渐地还原了这个太行山下的小村庄由弱变强、由穷变富、由愚昧变文明的进步历程,看到了这位太行山里的“拓荒牛”,领着大家实现了小梦想中梦,实现了中梦想大梦,实现了大梦想更大的梦的一个个不断升级的梦想,看到了他们从小山村走向国际大舞台的坚实步伐。

 

第一个梦想:家家都是万元户

 

    杨双牛的第一个梦想是岗底村家家都是万元户。

    1984年,杨双牛上任时,岗底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是有名的穷村庄。当干部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杨双牛认为,要学会开拓市场,才能带着农民奔向富裕。他带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奋斗10年实现户均万元收入。他们一连开了三天三夜的会,作了一个决定:收荒山,放绿山,提出一个口号:“苦战10年,将8000亩荒山变成花果山”。

    杨双牛解释,收荒山放绿山,这叫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快车道、高速路,是致富的阳光路,根本不是“回头路”。他带领由村民代表和反对派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到当时的治山典型邢台县前南峪参观。看到前南峪山场硕果满枝,连反对派代表都激动了:“同是一个山脉,前南峪能富,咱们也能富起来!”趁热打铁!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分户承包管理,“四统一分”的治山路子在岗底村顺利推行。杨双牛和群众一起苦、一起干,高标准治理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荒山7800亩,栽种果树10万株,并全部分给村民。昔日的荒山村,成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1997年,岗底村家家收入超过了万元。第一个梦实现了!这条盼富的梦想路艰难地走了12年,人均收入提高了32.5倍。

 

请来科技财神李保国

 

    杨双牛他们的第二个梦想是岗底人均年收入1万元。

    杨双牛说,自己跟自己比富了,但跟先进比还是落后了。快富成了大家的第二个梦想。根据实现第一梦想的经历,他们把第二个梦的实现时间定为从1997年到2010年,时间跨度13年。他们清楚地看到,种不出好苹果,就卖不上好价钱,农民还是富不快。于是,大家把“科技当家”作为实现第二个梦想的钥匙,请来了“科技财神”李保国。

    杨双牛清晰地记得,1996年8月27日,河北农业大学抗洪救灾专家小组来到岗底村指导抗洪救灾,当他提及岗底村的苹果状况时,果树专家李保国教授递来一个字条,条上写了16个字:“如果需要果树方面的支持,我可以帮忙。” 

9月20日,时隔不到一个月,李保国教授应邀来富岗考察,他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年前把村后沟的路修通,再考虑在岗底村指导果树生产;第二,如果在岗底村指导,技术上必须他说了算。

    一个月之后,杨双牛找到李保国教授,告诉他村后沟的路已经修通。如此快的速度令他没有想到,惊讶地连说了几个“不可能”。看李保国教授不相信,杨双牛就来了个激将法,对他说:“不信您过去看看。”10月21日,李教授第三次来岗底村,看到村后沟环形路真的已经修好,当即决定把《太行山景观设计与建造》项目中心试点建到岗底村,并把铺盖卷儿搬到岗底村,常年驻村指导果树生产。这一驻就是十八年……

    杨双牛回忆起李保国带领群众种苹果的往事:自掏腰包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树……杨双牛流着泪说,岗底村原来是贫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过3.5万元。岗底的穷帽子,是李保国帮我们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保国用命换来的,李保国教授是我们岗底人的大恩人啊!

    李保国教授到了岗底村后,以红富士苹果在岗底村的生产特性为依据,改良研发了适合岗底气候、土质特点新品种,又独创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投资1400万元安装4000吨气调库,并在全省第一个给苹果安装了追溯系统……富岗“一、二、三”号苹果新品种在岗底诞生。优质的富岗苹果先后获得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2008年奥运会专供苹果,岗底村的果园成为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的样板……

    在岗底村的山坡上,我们见到了李保国教授的妻子郭素萍老师,她已经把岗底当成了自己的家。

 

带领农民闯市场

 

    好苹果如何卖上好价钱?杨双牛带着村干部到新加坡参观学习,制作了国际最好的包装,确定苹果论个儿卖:极品果50元一个。

    论个卖引起质疑。杨双牛说,“有一货必有一主。”“别人的苹果能卖100元1个,咱卖50元还算贵吗?”杨双牛定了个原则:只要符合标准的苹果全部收购,不让果农吃亏,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送。送也是一种宣传,是无形的广告。1997年,富岗苹果结束了论筐卖的历史,以论个儿卖的崭新形式,走向市场,走向消费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市场考验的结果是:第一年,50元的极品果送得多,卖得少;第二年卖得多,送得少;第三年,抢着要,买不到。从那时起,苹果年年供不应求。

    2010年,杨双牛领着大伙儿实现了的第二个梦想,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比原定的梦想目标超了50%。

 

苹果红了 支书“黑”了

 

    这个时候,有人说:“岗底的苹果红了,岗底的支书黑了”。杨双牛还被编到内丘县“四大黑”的人物中。顺口溜这样说:杨双牛的苹果,王胜的水,刘建国的鸡蛋,荣胜魁的饭。面对这句顺口溜,杨双牛说,咱长得黑,但心不黑,咱苹果质量在那摆着,50元一个供不应求就是证明。

    有一年,全省的大会上让杨双牛发言,当他讲到有人说卖50元一个苹果黑时,时任河北省省长的钮茂生插话说:“市场经济以市场论英雄。我看杨双牛黑的还不够,还应该加倍的黑。我看你的苹果应该卖到100元一个。”当年,他们果然推出了100元一个的苹果,还在苹果包装箱上赫然写上个9个大字:省长建议价——100元一个,结果还真是供不应求!

 

第一个苹果商标

 

    杨双牛说,一个人的进步需要两个翅膀,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批评。富岗提出了“做唯一,争第一”的决策,大胆创新、不断创新。

    1995年,他们注册了“富岗”商标,开了全国为苹果注册商标的先河。

    注册富岗商标是一个偶然事件引发的。岗底苹果出名之后,在邢台市场上发现有小贩摆摊吆喝着卖岗底苹果,既不是岗底人也不是岗底苹果。为了保护品牌,他们一并注册了与富岗相近似的37个商标,以防假冒。在塑造富岗苹果品牌上,杨双牛概括了四句话:一是争得品牌的高度,二是让品牌像个有故事的人, 三是给顾客个购买理由,四是让顾客有信任感。

    品牌化销售富岗已经坚持了20年。杨双牛指着公司的LOGO解释,火漆印代表承诺,太阳勋章代表活力四射,中心的绿色大树代表绿色事业,它代表了公司企业理念中的健康和社会责任。为实现社会责任,富岗苹果一开始就走了专营直销的路子,自设专卖店。目前,专卖店达31个,分设在北京、石家庄、邯郸等地。对岗底果农的苹果,公司里一律包销,以质论价,绝不压级压价。成立了果农自己的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富岗苹果由公司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还在香港注册了分公司。

 

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

 

    富岗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在全国也是独一份。128道工序对什么时候整枝、什么时候打打杈、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疏花、什么时候疏果、什么时候浇水等,都规定得一清二楚,它像工人手里的一张图纸,严格按照工序种植,生产出来的苹果个头、颜色、果形像一个模子拓出来的一样。在村民落实128道工序上,他们用“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铁纪律”的“四铁”规矩规范村民道道工序做到位。

 

每个苹果都有 “电子简历”

 

    富岗第一个在全省上了苹果安全追溯系统,为每个富岗牌苹果打造了“电子简历”。追溯系统为每个富岗苹果打造了三个标签。三个标签相当于苹果从“果园”到“餐桌”所必须通过的三道“安全关”。第一个标签是在苹果上所贴的带有追溯码的标签,贴有这一标签就必须经过第一关采收关。为确保苹果农药残留达标,富岗公司专门开办一个农药化肥专供店,每个果农必须统一到专供店购买,并留下详细的购买记录。采收前对苹果进行安全检测,农残超标拒收。苹果包装侧面入库标签上的条形码号和出库销售标签上的条形码号,表明苹果已通过了第二道装箱入库关和第三道的出库销售关。一个苹果在追溯系统中收录的信息多达59项,大到果农管理过程、果园位置、环境指标,小到苹果打几次防虫剂、什么时间打等果品检测数据,真正实现了果园以“户”为单位、产品以“个”为单位的全程绿色安全监控。

 

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果农素质决定苹果品质。2009年,当时的邢台市农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把学校搬到农民家门口,把试验田设在田间地头。杨双牛在富岗苹果生产基地腾出两个教室,送100名果农上了中专班,农闲上课,农忙下田,三年修业。2012年,这100位农民在家门口拿到中专毕业证书。 随后,岗底又与邢台农校签订协议,请农校的老师到村里对全村18岁到55岁的208名果农进行果树专业技术培训。为了鼓励村民学习,对获得果树技能证书的村民种的苹果,每公斤收购价比无证的多2角钱;年满60岁的持证者享受村里的养老金比无证的多一倍;对考试前三名的村民奖励。191名学员顺利通过考试,分别获得国家承认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岗底村成了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杨双牛还鼓励中专毕业的果农上大专、上本科,岗底村有了一批自己的苹果专家。

    走进富岗苹果基地,每个果园都竖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果园经营者的学历、获得哪级证书、果农的承诺等,所有果园全部建立日志档案,做到“无证难上岗,持证好下田”。富岗苹果生产基地涌现出的职业农民和“苹果专家”,还经常到外村、外地指导果农科学种果树,被称为太行山科技种苹果的“播种机”。

 

第三个梦想: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什么?看老乡有火红的产业,看老乡越来越鼓的腰包;看老乡从事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看老乡有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杨双牛领着大家要实现的第三个梦想,是瞄准世界中等偏上水平的偏上线,到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时,岗底村人均收入要达到5万元,他们把这个目标叫做“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

    杨双牛深知,现在是市场说了算。他们准备加大力度,与合作伙伴一起,整合绿色资源,做好富岗品牌延伸,利用新的营销方式,开拓更大的市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杨双牛坚信,只要沿着改革创新的道路走下去,岗底村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0311-83051179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