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1184728480,1154906112

电话:0311-83051179

专业大户、合作社、企业经营农场的管理建议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0/23     点击数:1332

 

专业大户农场运营管理建议

 

国外没有专业大户的说法,它是我国特有的名词。专业大户从事某种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种养规模明显地大于传统农户或一般农户,需要雇佣家庭成员外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相较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土地规模大,需要流转大量土地,依靠的劳动力也有别于家庭农场的家庭成员为主,主要是雇佣的外来工人。专业大户农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土地流转难、经营能力有待提高、自然技术及市场风险大、资金缺乏、雇工效率低等,建议从土地流转、培训学习、生产经营、风险、政策、雇工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1、规范土地流转

 

专业大户土地规模大,需要流转大量土地,困难程度增加。为了破解土地流转难题,首先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积极探索完善“股份+合作”的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分配模式,密切大户和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其次,要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让土地高效流转,解决土地流转协商时间长、签约成本高等问题;最后,及时关注土地流转信息。

 

2、加强培训学习

 

只有高素质的生产者才能成为高生产技术的实践者,只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成为产业发展引导者,因此,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专业大户,带领广大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道路。

 

3、优化生产经营

 

专业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到产品特色化、产销集约化、运营组织化、作业机械化等。一是发挥农产品的天然优势,找准产品特色,并形成最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二是加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集约投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销售环节的集约化,即采取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食对接、农校对接等方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三是领办或联办、参加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化的运营,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四是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来降低生产成本。

 

4、规避风险

 

专业经营规模大,风险高,当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时,专业大户面临的经营风险可能很大,类似于“将所有鸡蛋装入同一个篮子”,为此可考虑参加农业保险,一旦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时(如气象灾害),损失可以得到补偿。

 

5、把握政策机遇

 

为了促进专业大户做强、做大,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定了符合本区域的扶持办法,专业大户要了解相关政策并关注最新政策,在政策的帮助下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6、加强雇工管理

 

专业大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大,需要长期雇佣劳动力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的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结果检验的复杂性,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产出具有时滞性,当期只有显性的效果,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加强对雇佣工人的考核、培训和沟通,实行奖惩制度,有条件的可采用计件工资等。

 

农民合作社农场运营管理建议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场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合作意识、运行机制不规范、缺乏各类人才与技术支持、资金不足、规模偏小、自我发展能力差、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增强等,建议从文化建设、组织运行、人才、品牌、销售、政策等寻求解决办法。

 

1、培养良好的合作社文化

 

良好的合作社文化包括办社理念、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农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市场、经济等因素,也取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社文化。合作社理事长要正确引导成员,提高成员民主意识、人文精神的发育和对合作社办社理念的追求。通过农民合作社自身软实力的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2、规范组织运行机制

 

合作社应建章立制,立足于规范化建设,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规范现有的组织章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独立核算,建立会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提高农民入会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壮大发展。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宗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3、加强人才培养

 

合作社负责人、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积极参加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一是定期聘请专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社员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学习培训,使社员知法、懂法、用法。三是强化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强化信息获取技术培训,提高其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加强负责人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其成本控制能力;强化负责人的谈判技巧培训,提高其谈判能力,以扭转其在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收购商协商时的被动地位,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售价。

 

4、注重品牌建设

 

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要创立合作社自己的产品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产品品牌认证和注册工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5、畅通和扩大销售渠道

 

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与国内外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创设自己的营销网站或借助其他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宣传产品和形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社员之间、合作社与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6、争取政策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要积极争取政府出台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业、奖补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政策。

 

企业农场运营管理建议

 

在政策引导、企业转型、消费升级、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进入了农业领域,形成了很多由企业运营的规模农场。这些企业农场在运营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土地流转期限不确定、土地不按用途开发利用、技术管理人才短缺、金融保险服务缺失、与当地农民利益冲突、自然技术风险估计不足等,建议从土地流转、人才、政策、农民关系、生产经营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1、规范土地流转

 

遵循土地流转的三条“底线”,坚持不改变土地所有制、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此外,流转的土地要有一个稳定的经营预期,才能保证经营土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

 

2、注重人才发掘与培养

 

企业农场能够真正高效运行、实现收益的关键在于人才,需要聘用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人才队伍,优化农场人员结构。加大农场员工培训力度,通过聘请专家讲课或组织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农场员工素质,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

 

3、争取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政府的税费减免或以奖代补、用水用电优惠、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用地等扶持政策。争取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生产基地的地面附着物、农产品评估折价等作抵押担保,破解贷款难的问题。积极参加农业保险。

 

4、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应同农民收入增长结合起来,企业应尽可能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务工,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工商资本,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分享发展成果,使农民能够得到企业发展壮大的“红利”。

 

5、优化生产经营

 

企业农场可以依托农业园区进行发展,同各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进入产前产中产后的加工、营销、技术服务和开发“四荒”,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在进入农业领域时“按图索骥”,根据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注重农业技术的运用,结合农场实际,选用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生物技术等,提供生产效率,降低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加强品牌建设,创造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和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来源:中农富通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0311-83051179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